疾控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

?

  (健教所)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一、病因

  感染腮腺炎病毒所致,腮腺炎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系核糖核酸(RNA)病毒。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2~3周,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大部分患儿双侧肿胀。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3~5天到达高峰,持续一周左右逐渐消退。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三、检查

  1.血象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3.血清学检查

  (1)中和抗体试验低滴度如1:2提示特异免疫反应。中和抗体特异性强,但不作常规应用。

  (2)补体结合与血凝抑制试验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补体结合及血凝抑制抗体,有显著增长者可确诊(效价4倍以上)。国外采用酶联免疫吸咐法及间接荧光免疫检测IgM抗体,可作早期诊断。

  (3)病毒分离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血、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4.尿

  肾脏受累时可出现尿蛋白、红白细胞等,甚至类似肾炎尿的改变。

  四、诊断

  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

  发热,畏寒,疲倦,食欲不振,1~2日后单侧或双侧非化脓性腮腺肿痛或其他唾液腺肿痛。

  2.确诊病例

  (1)腮腺肿痛或其他唾液腺肿痛与压痛,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腮腺管口可见红肿。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增加。

  (2)发病前1~4周与腮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史。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参考(2)项。

  五、鉴别诊断

  需与化脓性腮腺炎、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症状性腮腺肿大、其他病毒所引起的腮腺炎、其他原因所致的腮腺肿大、其他病毒所致的脑膜脑炎等疾病相鉴别。

  六、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实际上是全身性感染,病毒经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腺体或器官而产生相应的症状。

  1.神经系统并发症

  (1)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为常见的并发症,尤多见于儿童患者男孩多于女孩。由于不能对所有的腮腺炎患者进行脑脊液检查,以及有的病例始终未见腮腺肿大,因此难以计算其确切的发病率,部分患儿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增高,系因病毒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脑膜脑炎症状可早在腮腺肿前6天或肿后2周内出现。脑脊液和症状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仿,头痛呕吐等,急性脑水肿表现较明显。脑电图可有改变但不似其他病毒性脑炎明显结合临床,以脑膜受累为主。

  (2)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偶有腮腺炎后1~3周出现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预后多良好。肿大的腮腺可能压迫神经而引起暂时性面神经麻痹有时出现平衡失调、三叉神经炎、偏瘫截瘫、上升性麻痹等。偶有腮腺炎后因导水管狭窄而并发脑积极水者。

  (3)耳聋为听神经受累所致发病率虽不高(约1/),但可成为永久性和完全性耳聋,大部分为单侧性,故影响不大。

  2.生殖系统并发症

  腮腺炎病毒好侵犯成熟的生殖腺体故多见于青春期后期以后的患者,小儿少见。

  (1)睾丸炎一般13~14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高。常发生在腮腺肿大1周左右开始消退时突发高热、寒战、睾丸胀痛伴剧烈触痛,症状轻重不一,一般约10天左右消退阴囊皮肤水肿也显著,鞘膜腔内可有黄色积液。病变大多侵犯一侧,部分病例发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由于病变常为单侧,即使双侧也仅部分曲精管受累故很少引致不育症。附睾炎常合并发生。

  (2)卵巢炎症状较轻,不影响受孕,卵巢炎症状有下腰部酸痛,下腹部轻按痛,月经周期失调严重者可扪及肿大的卵巢伴压痛。迄今尚未见因此导致不育的报告。

  (3)胰腺炎儿童中少见。常发生于腮腺肿胀后3、4天至1周以中上腹剧痛和触痛为主要症状。伴呕吐、发热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胰腺胰腺炎症状多在一周内消失。血中淀粉酶不宜作诊断依据,血清脂肪酶值超过1.5U/dl(正常为0.2~0.7U/dl)提示最近发生过胰腺炎。脂肪酶通常在发病后72小时升高,故早期诊断价值不大近年来随着儿童患者病情越来越重,胰腺炎的并发症也随之增高。

  (4)肾炎早期病例尿中绝大多数可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故认为该病毒可直接损害肾脏,轻者尿中有少量蛋白,重者尿常规及临床表现与肾炎相仿个别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但大多数预后良好。

  (5)心肌炎杂音。心电图可见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早搏等。严重者可致死。大多数仅有心电图改变而无明显临床症状偶有心包炎。

  (6)其他乳腺炎(15岁以上女性患者部分并发此症)骨髓炎、肝炎、肺炎前列腺炎、前庭大腺炎、甲状腺炎胸腺炎、血小板减少、荨麻疹急性滤泡性结膜炎等均少见。关节炎发病率约为0.44%,主要累及肘膝等大关节可持续2天至3个月不等,能完全恢复。多发生于腮腺肿后1~2周内也有无腮腺肿者。

  七、治疗

  1.一般护理

  患儿应卧床休息。高热降温,为减少酸性对口腔的刺激,可用肠溶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可用复方硼酸溶液漱口,磺胺药和抗菌药无效。中药是常用的药物,内服可用普济消毒饮加减,单味药用板蓝根。局部用紫金锭或如意金黄散加减,用醋调后外敷,是否确实有效,有待一定数量病例严格对照观察证实。临床用干扰素治疗,是否有加速消肿、缩短疗程的效果尚有不同意见。局部也可用透热、红外线等理疗。

  2.对症治疗

  (1)并发胰腺炎时应禁食,静脉输液加用抗生素。

  (2)并发心肌炎时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重症并发脑膜脑炎时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伴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用脱水疗法。

  (4)并发睾丸炎时可用棉花及丁字带将睾丸托起,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

  重症病例可短期用氢化可的松静点治疗。

  八、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均能完全恢复。并发脑膜炎者,一般预后良好,偶有重症因呼吸、循环衰竭致死者。少数病例可发生一侧永久性感音性耳聋。

  九、预防

  本病可预防,腮腺炎减毒活疫苗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效果较好,疫苗一般无发热或其他反应,但孕妇、免疫缺陷及对鸡蛋过敏的患儿宜忌用

旬阳疾控专题请戳“阅读原文”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bplw.com/lcbx/98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