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体检项目
●一般检查: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身高、体重、血压
1、内科:血压、心率、心律、心杂音、心界、肺、肝、脾、肾、腹部压痛、肠鸣音、神经系统检查2、外科:身高、体重、脊柱、皮肤、淋巴结、四肢关节、乳腺、甲状腺、肛门直肠、前列腺、泌尿生殖器、腹股沟3、妇科:外阴、阴道、宫体、附件、阴道涂片、病理检查4、眼科:视力、砂眼、辨色力、角膜、结膜、眼底5、耳鼻喉科:听力、外耳道、鼻窦、鼻咽、咽、喉6、口腔科:唇、腭、牙齿、牙龈、口腔粘膜、
●抽血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液基本成分定量分析。
2.肝功一组:反映肝、胆功能状况。
3.肾功能:反映肾脏功能状况。
4.血脂全套:反映血脂代谢状况。
5.乙肝两对半:乙型肝炎相关抗原抗体系统检测及相关免疫状态分析。
乙肝抗HBcIgM:是乙型肝炎急性期感染的血清学标志。
乙肝HBV-DNA:表示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存在,病毒活跃性及传染性强弱的标志。
丙肝抗HCVIgM:丙型肝炎早期感染指标;
丙肝抗HCVIgG:感染丙型肝炎(已过急性期)。
6.空腹血糖:血糖代谢指标及糖尿病主要诊断指标。
7.甲状腺功能筛检:T3、T4、TSH、FT3、FT4。
8.梅毒(RPR)、艾滋病(HIV)筛检。
9.血型检查:A、B、O、AB血型,Rh因子
10.血液流变(血粘度):通过血液流变指标,提示了解相关疾病和症状。
11.超敏C-反应蛋白: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早发现
12.糖化血红蛋白:近期体内糖代谢水平检测
13.幽门螺杆菌检测HP:筛查有无感染此细菌或了解临床治疗效果
14.防癌筛检:
TSFG:常见肿瘤相关因子检测指标;AFP:原发性肝癌筛检指标;
CEA:大肠癌为主的癌症筛检指标;PSA:男性前列腺癌筛检指标;
CA-:女性卵巢癌筛检指标。
肿瘤普查12项(C-12蛋白芯片)检测等对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尿常规:反映泌尿系统疾病及有关代谢状况。
●粪常规:隐血反应,寄生虫检查。
●心电图:辅助心脏功能检查。
●“B”超(肝、胆、脾、肾、胰等):用超声原理了解相关脏器情况。
●X光检查:1、胸部(透视摄片)2、骨胳系统
3、胃部GI4、结肠钡透5.乳房钼钯摄影
●心脏超声检查:了解心脏大血管切面形态及血流动力情况。
●动态心电图:对人体24小时心电活动及日常活动状况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尤其对短
阵性、一过性心律失常及ST-T改变有较高检出率。
●运动平板试验:对人体心脏在运动状态下,心脏负荷、心脏供血情况的心功能试验。
●内窥镜检查:胃镜检查肠镜检查、胶囊式内镜等。
●骨密度检测:了解和检测骨骼质量,判断有无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
●颅脑超声:适应于颅脑积水,颅内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囊性病变,新生儿缺
血缺氧性脑病,介入性超声的应用及脑血管血流参数测定。
●肺功能检测:通过对肺脏最大呼气量、最大吸气量的功能数据检测,了解肺功能情况。
●核磁共振成像:对颅脑及脊柱、脊髓、心脏、骨关节和肌肉、肝肾胰等部位的检查优于CT。
●妇科常用检查:
1.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白带涂片)了解阴道清洁度,有无真菌及滴虫生长。
2.阴道细胞学检查:子宫颈涂片检查,根据细胞染色特征判断的防癌检查。
3.子宫及卵巢超声检查:用于诊断早期妊娠、葡萄胎、卵巢肿瘤、子宫肌瘤。
(此项目应在膀胱充盈的情况下检查)
4.FSH、LH:妇女进入绝经期(更年期)的参考指标之一。
5.HPV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适于人HPV感染的诊断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常见病防治知识1.高血压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制定了18岁以上者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
<
<80
正常血压
<
<85
正常高值
~
85~89
1级高血压(轻度)
~
90~99
亚组:临界高压血
~
90~94
2级高血压(中度)
~
~
3级高血压(重度)
≥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90
体检时如果是第一次发现高血压,不能仅靠一次测量确诊,须经不同时间按标准测量三次,如果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有2次超过正常值,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血压升高可能是高血压病,也要排除其他疾病,如肾炎、肾上腺肿瘤,需要鉴别诊断。
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都应进行一个时期的监测,了解血压升高的幅度和规律,以确定应对措施和选择降压药物。同时要清淡饮食、生活规律、控制体重、适当锻炼等。
2.高血糖(糖尿病)
血糖超过正常高限称为高血糖,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1mmol/L,找不到可知的原因,就有可能是患了糖尿病。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2型糖尿病常见于成年人,早期可以完全无症状,但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引起全身血管、神经、眼睛、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导致脑卒中、心肌梗、肾衰竭、眼失明,糖尿病足等严重后果。
所以糖尿病病人和糖耐量异常者,须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坚持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一部分人可以通过这三项措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否则需要药物治疗。空腹血糖接近高限者,或属糖尿病危险人群(45岁以上、体重超重、有糖尿病家族史、甘油三酯升高、经常出现皮肤感染等),一定要经常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医务室可以检测)。因为糖尿病早期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会升高。
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要根据病情经常检查餐后血糖,每3个月或半年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察看治疗效果。
3.高血脂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四项。当血清总胆固醇(TC)≥mg/dL(6.0mmol/L),或和甘油三酯(TG)≥mg/dL(2.0mmol/L),或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mg/dL(3.12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40mg/dL(1.0mmol/L)均为高脂血症。
血脂中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可导致血管硬化、管腔变窄、形成斑块,引起心脑血管严重并发症;甘油三酯升高与糖尿病、代谢障碍性疾病、高脂肪饮食有关;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它有血管“清道夫”的作用。
预防和治疗高血脂,首先在饮食上入手。尽量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软体鱼类、动物内脏、多油坚果等,必要时进行调脂治疗。如果动脉内有脂斑形成,即便血脂不高也要坚持服调脂药物。
4.肝胆疾病
(1)脂肪肝。是由多余的脂肪沉积在肝脏所至,多数同时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B超是发现脂肪肝的主要方法。脂肪肝是可逆的,通过饮食(少吃动物内脏和油腻食物)、运动和药物治疗可以减轻或消失。
(2)肝囊肿和肝血管瘤。单发的肝囊肿和小的肝血管瘤通常不需要治疗,可以每年做B超1-2次跟踪检查,必要时采取手术或介入治疗。
(3)胆结石和胆囊息肉。如无症状可定期追踪复查,如经常疼痛、直径超过1.0cm容易引起不良后果,应及时手术治疗。
(4)转氨酶升高。转氨酶存在于细胞内,如果细胞坏死释放出转氨酶,血中的转氨酶浓度就会升高。含有转氨酶较多的器官有肝脏、心肌、脑、肌肉等器官组织。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的2.5倍,并持续半个月以上,要排除肝胆疾病、心脑病变等。此外,酗酒、服用某些药物、发烧等情况也能使转氨酶有轻度升高。凡原因不明的转氨酶升高,应请专科医生进行分析,或一步检查明确原因确定是否需要治疗。
5.慢性肝炎
乙型肝炎最多见,通过肝功能和乙肝病毒五项检查,了解肝脏的功能、病毒复制情况以及传染性等,还可以观察治疗效果。表面抗原阳性(HBsAg)、e抗体阳性(抗-HBe)和核心抗体阳性(抗-HBc),俗称“小三阳”,表明乙肝病毒复制较少,传染性较弱;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HBeag)和核心抗体阳性,俗称乙肝“大三阳”,提示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这类患者体内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宫颈分泌液都可能带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上述途径传染;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称乙肝病毒携带者。
目前慢性肝炎仍无特效疗法,根据不同的病情可选择的治疗原则有“抗病毒治疗”、“免疫疗法(干扰素治疗)”和“抗纤维化治疗”,慢性肝炎治疗需要在专科诊治。切忌轻信广告宣传和道听途说,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和病情加重。
6.关于乙肝抗体
接种乙肝疫苗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后,都可以使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这是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的标志。通常只有表面抗体阳性,有时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也会出现阳性。这些抗体其中1个或是2个甚至3个同时呈阳性时,都表明机体对乙肝病毒有一定的免疫能力。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为3-5年。在这些抗体中曾经有过阳性,这次体检抗体全呈阴性,可加强注射一次乙肝疫苗;如果从未注射过乙肝疫苗,应该全程(0月、1月、6月)注射。多次注射乙肝疫苗仍无抗体,其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被接种者的免疫状态、性别、年龄、种族及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就不需要再注射。
7.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并且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标本中Hp检出率可达80%~90%,消化性溃疡患者更高,可达95%以上,甚至接近%。可喜的是hp感染可进行根治性治疗。提前发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并积极治疗,可以预防上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8.胸片解读
胸部X线检查报告经常会有以下描述:
(1)陈旧性肺结核:表明过去患过肺结核,现在已经痊愈。
(2)胸膜肥厚:表明过去患过胸膜炎,现在已经痊愈。
(3)肺纹理增多:肺纹理在胸片上表现为树枝样影像,它是由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和淋巴管等组成。肺纹理增多与其组成成份有关,要结合具体情况才能做出结论。不过单纯肺纹理增多临床意义不大。
(4)肺结节:肺结核、肺部肿瘤、肺部炎症,甚至全身疾病在肺内表现均可呈结节样影像,医院的胸外科进一步检查确诊。
(5)心影扩大、主动脉弓突出:多见于老年人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患者、各种心脏疾病和心功能衰竭等。
9.心律失常
较常见的有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是由于心房或心室存在着异位搏动点,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危害也无足够证据。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10.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是心电图对“冠心病”的一种描述。如果心电图诊断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如心脏平板负荷试验、同位素心肌扫描检查、冠状动脉CT检查来确诊。
11.脑血管疾病
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可以观察脑供血状况;颈动脉彩超检查可以发现颈部动脉有无硬化、狭窄、动脉内斑块等,这对及早发现梗塞性脑血管疾病的隐患大有益处。
防治方法:重要的是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没有禁忌症者,可每日口服拜阿司匹林片mg。
12.肾脏功能
肾功能的正常与否可以通过血液尿素氮、血肌酐和血尿酸等进行筛查。如果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出现了蛋白尿,就有可能发生了肾损害,应进一步检查,及早采取措施保护肾脏功能。
尿素氮主要用于判断肾脏对蛋白质代谢产物的排泄能力,当血尿素氮超过正常值时应查明原因,了解是否肾脏功能异常或是因为饮食等因素所致,因为高蛋白饮食(尤其食豆制品)、糖尿病、肝病、高热、痛风等都可以使血尿素氮暂时升高。血肌酐升高对提示肾功能损害更有意义。
血尿酸升高有两种原因,一是含嘌呤食物吃得过多,另一是肾功能损害。
13.女性疾病
常见的有宫颈炎、子宫肌瘤、附件肿瘤和乳腺疾病等。
生殖器官的良性肿瘤,如果没有临床症状可以定期复查,暂不用药物治疗;宫颈炎可以采用激光、微波治疗,或在医生指导下用爱宝疗药物治疗。
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常见有三种疾病。如果边界比较清楚、质地柔软、活动度好,可能是个良性的腺瘤;如果肿块会随着月经周期变化,那就是最常见的乳腺增生;质地较硬、和周围组织有粘连、疼痛,可能是恶性肿瘤。乳腺彩超和钼钯X线检查能够确诊。
每月至少自查一次乳房。检查的方法:取坐位姿势,将手掌平放在乳房的表面,稍用力自内向外,自上向下仔细触摸。如果在自查中发现有异常包块,哪怕是很小的“硬结”,也要提高警惕,医院就诊。
TCT检查
TCT检查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能发现癌前病变。还能发现霉菌、滴虫、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等。
颈管细胞:是子宫颈管的致病细胞,这种细胞几乎人人都有。其数量则表明你的宫颈正常与否。
化生细胞:是在宫颈炎症恢复时出现的一种细胞,有修复宫颈糜烂面的作用,一般宫颈正常的女性,没有化生细胞。
非典型鳞状细胞(ASC):是由于子宫颈发炎而引致细胞变异,属非典型细胞类别,医生多会在数月后重复抹片检查以确定原因。
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属于癌前病变,还不是人们所说的癌。因为这种病变,大部分人可以逆转为正常,特别是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部分病人可以维持在原有的病变状态,一小部分人可进展为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
非典型腺细胞(AGC):属于癌前病变。
总之,TCT检查是发现宫颈早期病变的一种方法,发现异常要密切观察,随时复查。
14.男科疾病
有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结节、睾丸鞘膜积液,发病率较高的是前列腺增生。50岁以上的男性或轻或重都有前列腺增生,B超检查可以显示大小和增生的程度,若有排尿时间长、尿射程短、尿不尽等症状,就应坚持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有特拉唑嗪和保列治等。前列腺钙化(B超检查的描述)提示曾发生过前列腺炎。
15.血常规检查
主要包括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和白细胞及其分类。临床意义:
(1)红细胞减少和血红蛋白降低提示不同类型的贫血;血小板减少多见于血液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
(2)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剧烈活动后、妊娠期、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肿瘤等。
(3)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感染(如结核病、感冒)、血液病等。
(4)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低于4×/L,为白细胞减少症。原因众多:某些病毒性感染疾病(如流感)、药物损坏(如服用解热镇痛、磺胺类药等)、某些血液病(如再障性贫血)、慢性理化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医院进一步检查。
16.尿液检查
从尿的检查可以发现泌尿系统的肿瘤、炎症、结石、肝脏疾病、糖尿病等。
(1)尿蛋白阳性。正常尿液中可以含微量蛋白质,正常定量为10-mg/24h尿。生理性增多:在某种生理状态下出现暂时蛋白尿增多。常见于剧烈运动后、突然遭受冷暖刺激、情绪激动等。是肾小球内皮细胞收缩或充血,使肾小球通透性增高所致。病理性增多:常见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苯中毒等。
(2)尿糖阳性。尿糖增多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胰腺炎等疾病。
(3)胆红素阳性。胆红素阳性,是肝脏内胆管阻塞所致,常见于肝实质性
疾病。
(4)尿酮体阳性。尿酮体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剧烈运动后、
妊娠剧烈呕吐、饥饿、消化吸收障碍、脱水等。
(5)白细胞阳性。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性尿路感染。
(6)红细胞阳性。红细胞增多即为血尿,血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肾结核、肾和膀胱肿瘤等。
17.大便潜血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指标。20%的患者可出现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晚期病人的潜血阳性率可达90%以上,并且呈持续性阳性,因此粪便潜血检查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筛选的首选方法;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溃疡、痢疾、直肠息肉等都会出现潜血试验阳性。
白癫疯医院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转载请注明:http://www.ebplw.com/zlcl/928.html